Search

今年年初, 因為很多國外的公司的例子, 我們也開始思考常態在家上班這件事情: 如果要讓員工在家上班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年年初, 因為很多國外的公司的例子, 我們也開始思考常態在家上班這件事情: 如果要讓員工在家上班, 配套措施到底是什麼.

讓員工在家上班, 管理可能更困難. 對雇主來說, "讓員工在家上班的誘因是什麼"就變得關鍵. 如果取消員工固定的座位 (員工只有必要時會進辦公室), 單位可以因此節省一些固定的費用, 應該是不小的誘因吧.

那對員工而言, 在家上班的誘因又是什麼呢? 把節省下來的費用中的一部分轉為提高員工的薪資, 是好的決定嗎? 或者是, 讓員工可以選擇在家上班本身就是一個誘因了?

沒有人有答案, 我們還因此做了小規模的實驗, 也訂了年度目標, 希望擴大實驗範圍, 在年底前有20%的員工能有在家工作三個月, 再來分析他們認為的優缺點.

結果...疫情就來了.

整整13週的WFH, 今天重回辦公室, 很多事情沒有什麼改變, 也有很多事情...從此以後再也回不去了吧..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